一、先定 “功能分区梯度”:按污染风险划界,筑牢动线基础
动线设计的前提是明确各区域的洁净等级与污染风险,形成从 “低洁净 / 高风险” 到 “高洁净 / 低风险” 的清晰梯度,让每个区域的动线角色更明确:
外围区:负责样品接收、办公、人员更衣缓冲,洁净等级为非洁净或十万级,污染风险高(易带入外界粉尘、微生物),是动线的 “起点”,承担人员与物料的初始净化;
辅助操作区:负责样品前处理(如脐带剪碎、细胞复苏)、试剂配制(如培养基制备),洁净等级为万级,污染风险中等(可能残留组织碎屑、试剂杂质),是动线的 “中间缓冲”,预处理后降低带入核心区的风险;
核心培养区:负责干细胞传代、诱导分化,洁净等级为百级,污染风险低(需绝对无菌保护),是动线的 “核心终点”,所有操作需严防外部污染;
污物处理区:负责废弃细胞、用过的耗材灭菌,洁净等级为十万级,污染风险极高(含生物污染物),是动线的 “最终终点”,集中处理污染物,避免扩散。
二、人员动线:“单向净化→逐级进入→独立退出”,杜绝反向污染
人员是最大的污染载体,动线设计需通过 “多环节净化 + 不可逆路径” 阻断人为污染,具体流程如下:
1. 外围区→辅助操作区:初始净化,降低带入风险
路径为:样品接收区(非洁净)→一次更衣间(脱外衣、换无菌拖鞋)→洗手消毒(用免洗消毒液搓揉 20 秒)→二次更衣间(穿无菌服、戴无菌帽 / 口罩 / 手套)→风淋室(风速≥20m/s,吹淋 30 秒去除体表微粒)→万级辅助操作区。
2. 辅助操作区→核心培养区:二次净化,守住洁净底线
路径为:万级辅助区→缓冲间(手部再次用 75% 酒精消毒)→百级核心培养区。
3. 核心培养区→退出:独立路径,不干扰低洁净区
严禁从核心培养区直接返回辅助操作区!需走专用退出通道:百级培养区→退出缓冲间(脱外层无菌手套 / 口罩)→二次更衣间(脱无菌服)→一次更衣间(换外衣)→外围区。
三、物料动线:“分类传递 + 全程消毒”,阻断物料带菌
物料(样品、试剂、耗材)是交叉污染的另一高风险点,动线设计需实现 “从低洁净到高洁净的单向传递 + 每步消毒”:
1. 样品动线:接收→处理→培养,步步控污
路径为:样品接收区(非洁净,2~8℃暂存)→通过双扉传递窗(紫外线消毒 30 分钟)→万级前处理区(组织分离 / 细胞复苏)→再次通过无菌传递窗(过氧化氢雾化消毒)→百级培养区(接种培养)。
2. 试剂 / 耗材动线:灭菌→存储→使用,全程无菌
路径为:待灭菌耗材区(十万级)→双扉高压灭菌锅(一侧接待灭菌区,一侧接无菌存储区)→万级无菌耗材存储区→通过传递窗(紫外线消毒)→百级培养区 / 万级试剂配制区。
3. 污物动线:产生→灭菌→外运,全程隔离
路径为:百级培养区(废弃培养皿 / 培养液)→专用污物传递窗(带高温灭菌功能)→万级污物暂存区→十万级污物处理区(121℃高压灭菌 30 分钟)→密封后外运。
相关搜索:
联系客服
微信询价
您可以扫描左侧小程序二维码进入我们的小程序官网
广州沃霖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@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79592号-4 无菌室、阳性对照室、通风柜、生物安全柜